过山车式的价格走势
布伦特原油价格在今年伊始就给石油投资者们一次过山车式的心理体验。由于受到奥巴马连任、美国“财政悬崖”缓解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态继续量化宽松政策(QE)等利好消息推动,布伦特原油价格在今年年初直奔117.43美元/桶的年内最高点。2月15日后,布伦特价格又受到美联储退出QE传言、中国在去年11月后未推出大规模刺激政策、新兴市场汇率危机等一系列利空消息影响,而直坠至96.75美元/桶的年内低点。
4月18日后,随着叙利亚危机不断发酵,以及日本、欧盟推出货币刺激政策,国际油价开始震荡上升。8月21日,叙利亚化学武器危机爆发,美国扬言要袭击叙利亚,布伦特油价直触年内第二高点117.37美元/桶。
但随着叙利亚接受联合国化武销毁协议,危机缓解,布伦特油价应声下跌。10月1日,美国政府非核心部门因财务危机关门,导致油价小幅上升。随后又因美国需求低迷,经济增速过低,油价再次大幅下落。直到美联储表示将继续QE,国际油价才实现V型反转。
WTI价格走势则从2012年12月12日开始上涨,直到今年2月15日开始下跌,形成双头M形走势。这一阶段WTI油价最高达到98.37美元/桶。经历了2月15日美联储退出QE的传言导致10美元/桶的大幅下跌之后,WTI价格开始震荡上扬。
6月27日,叙利亚因素及美国有可能为了确保财政安全而继续QE的猜测,推动WTI快速上涨至108美元/桶。9月18日,奥巴马接受俄罗斯的叙利亚化武解决方案,WTI一路走低,至今仍未触及价格底部。
超级大国强势影响价格波动
从上述价格走势可以看出,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呈现出4个特点。
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严重背离。目前,WTI与布伦特原油每桶价差接近20美元,欧佩克纷纷指责WTI价格严重背离现货市场。产生价差的原因是“页岩气革命”和美国经济形势变化趋势导致WTI价格反映的多是美国国内原油市场的供求关系。
目前,美国经济增速缓慢,原油市场需求不旺盛。由于“页岩气革命”的发生,天然气成为廉价能源,美国国内企业纷纷选择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和能源来源。这一转变不但影响了油价走势,甚至煤炭价格都受到了严重冲击。“页岩气革命”很可能在未来冲击全球经济格局。
美国货币政策依然是推动油价涨跌的重要动力。布伦特价格今年年内几次大涨大跌,最大推动力当属投资者猜测美国未来是否退出QE。今年第二季度,人们纷纷猜测美国将退出QE,然而随着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退出美联储主席竞选,政策结果令全球金融衍生品投资者大跌眼镜,所以美国依然是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庄家。
中国因素越发凸显
地缘政治对石油供需关系影响依然巨大。即便叙利亚不是主要产油国,人们依然担心战事可能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当然,中俄的外交努力没有让担心变成现实。不过,叙利亚政局动荡尚未结束,中东战事在2014年还将影响原油市场。
最后,中国因素在全球原油市场中越发重要。中国很可能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进口国。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将和在棉花、铁矿石、铜、铝等大宗商品市场一样,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买家之一。而且,按目前趋势,中国天然气进口需求也将不容小觑。
遗憾的是,中国目前还不是全球原油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更谈不上手握定价权。因此,中国如何争取全球原油市场话语权,将成为未来的关键。
,